浅谈 AI 的商业模式

2025-08-22 pv

上周跟几位朋友打了个电话,简单聊了聊各自对于当前 AI 发展的看法。

每个人职业背景不同,看问题的角度、习惯自然会有差异。

他们几位是做一级市场投资的,只有我在 IT 行业。

他们关注的,是行业发展,政策影响,底层商业模式,偏宏观;我侧重的是 AI 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我更快、更好地把事情完成,优势和短板在哪里,偏微观。

聊了大概半小时,不尽兴,打算后面线下再约一次。

之所以有很多话题想谈,我想大概还是因为,AI 是目前为数不多,有确定性增长,而且想象空间无限的新兴领域

关于 AI 怎么使用,已经在之前 文章🔗 文章谈过,因此今天打算把重点,放在 AI 的商业模式上。

1. 商业模式概念

在谈具体的 AI 商业模式之前,先来理清商业模式的概念。

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:

A business model describes how a business organization creates, delivers, and captures value, in economic, social, cultural or other contexts.

商业模式描述了商业组织如何在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或其他背景下创造、传递和获取价值。

模式(Pattern)即规律。不言而喻,商业模式则是对发生在商业领域的现象的抽象概括。

企业组织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搭建生产环境,高效地生产产品或服务,通过“卖”给消费者而产生盈利。

比如淘宝、京东,虽然是两家不同的公司,但本质都可以归为“电商”这类商业模式。

2. 互联网商业模式

具体到互联网行业,前人总结下来、行之可行的商业模式大致有三类:

  1. 电商模式。

    • B2C (企业对消费者):

      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,如京东、天猫等。

    • B2B (企业对企业):

      商家之间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易,如阿里巴巴等。

    • C2C (消费者对消费者):

      消费者之间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易,如淘宝集市、闲鱼等。

    • C2B (消费者对企业):

      消费者向企业提供需求,企业提供相应商品或服务,如定制商品等。

  2. 广告模式。通过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,吸引用户后,依靠展示广告创造收益,如各大短视频平台。

  3. 增值模式。用户按月或年付费,获取免费用户获取不到的高级服务,常见于各大流媒体平台,如爱优腾。

尽管看起来互联网产品繁多,但从盈利角度,无外乎是这三个,及其不同程度的组合。

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好处,提纲挈领,快速抓到重点。

3. AI 商业模式

互联网发展几十年,孕育出了很多成熟的商业公司和模式。

但 AI 不然。

AI 的提出尽管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,但一路的发展,辉煌,坎坷,跌跌绊绊。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互联网的附属品。

直到 ChatGPT 在 2023 年横空出世,才改变了这一格局。AI 作为主角站到了舞台中央。

两年的发展,时间不长,但形形色色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

主要有这么几类公司:

3.1 硬件 + AI

将 AI 模型嵌入到硬件中,形成差异化产品。

  • 代表产品
    • 特斯拉 FSD(自动驾驶)
    • 苹果 Vision Pro + AI
    • AI 智能音箱、机器人(如优必选、Figure AI)
  • 盈利模式
    • 硬件一次性销售
    • 后续订阅(如特斯拉 FSD 软件解锁费)
  • 优点:结合硬件可提高体验
  • 缺点:研发投入大,迭代慢

3.2 模型即服务(Model as a Service, MaaS)

直接向企业或个人提供 AI 模型调用,按量计费或订阅制。

  • 代表企业:OpenAI、Anthropic、Google DeepMind、百度文心、阿里通义等
  • 常见收费方式
    • API 调用按 Token 或请求次数计费
    • 月度订阅(如 ChatGPT Plus、Claude Pro)
    • 按企业规模定制合同价
  • 优点:技术门槛低,开发者和企业可快速集成
  • 缺点:依赖云端,数据隐私和成本是敏感点

3.3 SaaS + AI 能力

将 AI 功能嵌入到现有 SaaS 产品里,提高价值或作为增值服务。

  • 代表案例
    • 微软 Copilot(嵌入 Office、GitHub、Windows)
    • Notion AI、Canva AI
    • Figma 的 AI 设计助手
  • 盈利模式
    • 在原有订阅基础上加价(如 Notion AI 每月多收 8 美元)
    • 高级功能解锁
  • 优点:用户留存高,能在已有客户群变现
  • 缺点:对 SaaS 产品本身依赖强,AI 只是增强而非核心

3.4 垂直行业 AI 解决方案

针对特定行业定制 AI 模型与工作流。

  • 代表领域
    • 医疗影像分析(AI 辅助诊断)
    • 法律检索与合同审核
    • 金融风控、投研分析
    • 制造业质量检测、预测性维护
  • 盈利模式
    • 项目制收费(一次性)
    • 年度服务合同(高客单价)
  • 优点:毛利高,竞争壁垒强
  • 缺点:前期定制成本高,规模化慢

3.5. AI 辅助内容创作与分发

利用 AI 生成文本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,提供给创作者或企业。

  • 代表案例
    • Midjourney(图像订阅)
    • Runway(视频生成)
    • Pika Labs、Synthesia(虚拟人视频)
  • 盈利模式
    • 订阅费
    • 按生成次数或时长计费
    • 分成模式(与内容平台合作)
  • 优点:市场需求广泛
  • 缺点:内容同质化,最后开始卷价格

3.6 数据标注服务

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或标注外包服务。

  • 代表企业:Scale AI、Hive Data、字节火山引擎数据平台
  • 盈利模式
    • 按标注任务/数据量计费
    • 数据订阅
  • 优点:AI 基础设施必需品
  • 缺点:利润率受人工成本限制,容易被自动化替代

4. 总结

和哈姆雷特一样,不同人眼里的 AI 也是不同的。

在开发者眼里,AI 是个好用的工具。可以解 Bug,快速生成原型产品,提高交付效率,顺便提高发量。

在商人眼里,AI 是次机会。在浪潮下,如果能创新地提出另类的商业模式,构建起护城河,无疑能快速实现财富跃迁。

在我看来,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。

对于开发者,当然要善用 AI,Empower yourself,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并培养商业思维

开发者解决的是工程问题,商人解决的是用户需求问题

我想未来的创业,也许会趋于扁平化,组织结构极简化,低门槛化。每个人都有机会

最近看到一篇关于 Dario Amodei 的 采访🔗,写得很好,贴在这里。

(完)

参考

  1. 商业模式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🔗
  2. The Making Of Dario Amodei - by Alex Kantrowitz🔗
在 GitHub 上编辑本页面

最后更新于: 2025-08-22T01:48:33+08:00